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

請給意見啦~~!!

貝多芬交響曲簡介 Beethoven: 9 Symphonies DCC(2002/4/19)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在西洋音樂中的地位,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有人更愛莫札特、巴哈或其他人,但無論從演出的次數,或音樂的影響力而言,貝多芬都是無人可比。他的作品眾多,很多都成了經典(如32首鋼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然而,經典中的經典,也最受大眾喜愛的,必推他的九大交響曲。

網址:

健康建議

電腦用久了,看一下植物喔!

看一下拉~

1827年3月29日,他下葬於威靈公墓,在維也納盛大的送葬場面連皇室貴族都有所不及,估計至少有一萬多人。


2007年5月9日 星期三

~請收看~


他的第九交響曲,終樂章含有“快樂頌”的合唱,“快樂頌”聽起來有宗教音樂的氣氛,又充滿了陽光與朝氣,是相當令人悸動的合唱曲。樂聖的一生其實蠻坎坷,但是他頑固不屈的個性不許他向命運低頭,他以他的生活為題材寫下了許多永垂不朽的曲子,令人感慨,令人感動。在他死後,有人在他抽屜裏找到一封未寄出的信,致“永恆的戀人”,沒有署名,至今仍是個謎。




可以吧~

一代樂聖貝多芬的傳奇故事很多,他是繼海頓,莫札特之後的古典音樂與浪漫音樂的大師。他的壞脾氣是出了名的,這跟他失聰有直接關係。他的音樂素養遺傳自他祖父,可惜在他三歲時祖父便過世了,他的音樂天份是由他的酒鬼老爸所發掘,但是他老爸當時的動機純粹是希望把樂聖訓練成神童莫札特第二,好利用他來賺錢;因此孩童時代的貝多芬常為了練琴的事挨鞭子,也常常
邊流淚邊彈琴。

有夠震撼!


網址:http://www.coden.com.tw/astro/09-4b.htm

應該不錯

貝多芬有的



德國音樂史以至文化史上,他是十八到十九世紀的跨時代人物,他的思想和音樂作品對新興資產階級有推動作用,他的音樂創作是具有時代特色的,他的作品旋律既熱情奔放、有力,也富有田園韻味。

可悲的樂聖

貝多芬實在太可憐了ㄝ



我最近看了一本貝多芬的書他說貝多芬自從得了耳疾之後才創出非常棒的曲子ㄝ



實在太厲害了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