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

請看~好嗎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德國音樂史以至文化史上,他是十八到十九世紀的跨時代人物,他的思想和音樂作品對新興資產階級有推動作用,他的音樂創作是具有時代特色的,他的作品旋律既熱情奔放、有力,也富有田園韻味。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出生於德國波昂,日期可能是12月7日。有稽可考的是,他於同年12月8日受洗;但由於其嚴苛且經常酗酒的父親故意把他的生日往後延,好讓人們以為小貝多芬是個莫札特般的神童,因此貝多芬本人有好長一段時間誤以為己是在1772年出生。他母親和他父親截然不同,溫愛柔婉,卻鬱鬱寡歡,似乎鮮少讓周遭有言笑的時候。
貝多芬的早年生活總似蒙了一層面紗,各種說法莫衷一是,特別是關於他父親的部分。有人說他是個慈愛的人,成功地把兒子教育成為音樂家;但另一種說法是他凶惡橫暴,認為兒子的音樂天份可以成為搖錢樹,甚至把兒子從床上拖起來,要他日夜不斷練習鋼琴。也許這兩種說法都有部份的真實性。
貝多芬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家族氏中的『凡』(van)與德國姓氏中代表貴族的『馮』(von)並不相干。貝多芬的祖父頗受人敬重,擁有一副男低音的好嗓子,他原先在麥什倫﹝Mechelen﹞經商頗為成功,並以歌手的身份小有名氣,其後幾經遷徒來到波昂,在選侯教堂中擔任男低音,又是駐波昂的柯隆選侯大主教合唱團裡的樂手,後來升任樂長﹝Kapellmeister﹞一職

沒有留言: